AI再强大,不应该也不能轻易介入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交流。
人类模仿 AI 的视频成了新晋的流量密码。
上一秒还因口角所剑拔弩张,下一秒便放慢了动作,不知何时从哪里掏出一碗面,一杯酒,硬控我 21 秒的视频永远也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这种荒诞不经的场景切换,正是最近爆红网络的「人类模仿 AI」视频的典型特征。从 Reddit 到 X,这些模仿 AI 的视频把老外拿捏得死死的,甚至在外网收获了数百万的点击量。
反正看完这些视频,我的脑子里只剩下一句话,好一场酣畅淋漓的抽象艺术盛宴。
与 AI 割席,标榜人类的独特性
这些视频有个共同点:夸张的表情搭配动作,在放大镜的效果下模仿着 AI 的缺陷。
突如其来的场景转换和不连贯的叙事方式,既是为了自带节目效果博取流量,也是在模仿 AI 视频生成内容常常出现的「逻辑跳跃」。
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总会跌跌撞撞。AI 视频生成技术虽然进步神速,但青涩和不成熟依旧是当下普罗大众的第一印象。
在狂飙突进数年后的今天,离不开「炼丹」的视频生成质量固然有着提示词的兜底,但视频生成的稳定性更多是在从「无到有」走向「有到优」。
甚至也有的画饼画大半年的,除了个演示 demo 的空头支票,就再也渺无音讯了。
在最近的牛津数学公开讲座系列研讨会上,华裔数学家陶哲轩认为,AI 基本上就是一台「猜测机器」,它们既不像专家那样可靠,尽管有时它们可以提供专家级输出。
谁曾想,从最初主动拥抱 AI 的惊叹,到批评,再到愚弄,人类对 AI 的态度短短两年间就来了 180 度大转弯。
以风靡一时的 AI 写真为例。一年前横空出世的妙鸭相机还是香饽饽,跟风而至的网友纷纷打出了 5 分好评,也让 AI 写真干翻海马体的调侃流传至今。
然而,随着 AI 前所未有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当新鲜感褪去,嗤之以鼻亦或者久处而厌开始成为常态。
即便是在小红书一搜,关于 AI 写真的评价也从最初的一片赞誉声,转为写满了避雷的故事。当 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应用时,人们开始以更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它。
面对这种 AI 的青涩,不想与之「同流合污」的人类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割席。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人开始与 AI 划清楚河汉界,标榜起人类的独特性。
美国自由插画师 Beth Spencer 想出了一个笨办法,拿起 iPad 花 5 分钟画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标志,上面用英文写着「用人类智能创造」,以此来划分人类与 AI 的边界。
而在 Beth Spencer 之前,一个类似的活动已经在 2023 年初发起——「Not By AI」。
不管是网站、视频、书籍还是艺术创作,对于非商业用途的作品,人类原创内容只需要达到 90%,就可以免费使用这个电子贴纸。剩下的 10% 则可以使用 AI 进行翻译等细枝末节等任务。
因此,Not By AI 不是要否定 AI 的价值,而是要强调人类创造力的独特性。
毕竟在这个 AI 无处不在的时代,「人造」反而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如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街边坚持手工制作的小店反而更受到欢迎。
AI 焦虑当前,人们需要抱团取暖
这场看似荒诞的「镜像游戏」背后,隐藏着人类对新技术的复杂情感和深层焦虑。
前段时间想蹭奥运热度的 Google 为 Gemini 做了一支电视广告,但上线仅一周就在观众的口诛笔伐中黯然撤下。
广告展示了一位父亲使用 Gemini 帮助女儿给田径运动员 Sydney McLaughlin-Levrone 写信。
这则广告的初衷或许很美好,但被骂也不冤枉。
原因在于大众早已给 AI 划定了红线,我们欣赏它的高效,却又害怕它的情感;我们依赖它的智能,却又担心它会取代我们的思考。
在职场无坚不摧的 AI 不能传递真情实感,当父亲用 AI 来协助女儿写信时,这种行为被视为越界。
给偶像写信这样充满感情的事,不应该让 AI 代劳。掺和上 AI 味的信件缺乏人情味,也更轻易触动观众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
AI 再强大,不应该也不能轻易介入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交流。
因为它唤醒了人们心中潜藏的恐惧——害怕有朝一日,连最私密的情感交流都需要 AI 的协助。所以也难怪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亚历山德拉・佩特里直白地呼喊,求求一双没有看过这广告的眼睛。
而不论是通过夸张和幽默化模仿 AI 生成视频,还是给 AI 画上令行禁止的分界线,无一不是在重申人类的优越性。
ChatGPT 推出仅两个月,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 1 亿,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程序。用户的飙升不只是统计图表上的一条曲线,也在无形中映射出人们面对 AI 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焦虑。
各类社交平台的「AI 教父/教母」们也通过发布各种关于 AI 资讯来吸引关注和挑拨情绪,向普通人发起了一场信息的围剿。
以抖音为例,当你在平台上搜索 AI 相关的内容,你会发现无数的帖子和视频都在手把手教你如何玩转 AI,但仔细一看,教学是前菜,卖课和倒流才是阴影下的后手。
用更另类的方式来「驯服」AI,既让人们感觉自己理解了 AI,也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控制感。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互动和群体认同的形式。比如在 TikTok上,#HumanvsAI 的话题标签已经累积超高的浏览量。
通过共同嘲笑或批评 AI,人们的抱团取暖强化了群体的认同感,形成了一种「我们 vs AI」的心理。
技术超速,我们如何适应?
技术的超速,有目共睹。
如果说,我们能识破这些模仿 AI 视频是因为人类刻意营造的不真实,但在 AI 时代,随着技术进步与「真实」界限的渐趋模糊,我们又该如何适应。
往前看,《纽约时报》报道了一起令人警醒的案例:
去年底,82 岁的退休老人 Beauchamp 被 AI 马斯克推广的一项高风险投资计划所吸引。马斯克的脸庞、BBC 的背书,「剑走偏锋」的 AI 让这场骗局天衣无缝。
入局的老人在接下来的数周内,通过一系列交易累计投资超过 69 万美元,耗尽了退休金。结果也可想而知,退休金和所投公司一同人间蒸发。
再往近一些看,最近以假乱真的 TEDx 演讲者的照片或视频刷屏全网,骗过了数百万网友的眼睛,上演了一出眼见未必为实的精彩戏码。
而经过一番深挖,网友发现这些照片正是出自 Stable Diffusion 团队的前成员 Leo Kadieff 之手。
他在 LinkedIn 揭秘道,这些所谓的 TEDx 演讲者照片其实是由 FLUX+LoRA 制作而成的,过程中甚至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微调。
仅需一个 22MB 的小文件,用户就不必在每个提示词里堆砌一大堆与真实相关的词汇。简单一句「一张 RAW 超现实照片,超高清,8k」就足以解决生成的照片没有人味的问题。
随着如同洪流的 AI 生成内容触及互联网每个角落,最终得来的却是「真实性」的日渐流失。
在去年四月份的索尼世界摄影奖颁奖礼上,德国摄影艺术家 Boris Eldagsen 公开表示,他所获奖的作品实际上是由 DALL·E 2 创作而成。
他质疑彼时的摄影比赛是否已经准备好接纳 AI 生成的影像,并指出他通过提交 AI 作品参赛,试图测试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比赛并没有准备好应对这种情况。
Boris 的提醒振聋发聩,我们不能像对待房间里的大象一样,对 AI 在艺术创作领域,乃至各领域的介入视而不见。
假使有一日当人们无法区分 AI 生成的内容和人类创作的内容,并且意识到 AI 在某些领域的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人类时,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位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人类面对外星文明威胁时的反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类比。
三体人拥有远超人类的科技,能够轻易摧毁地球文明。他们派出「智子」监视和干扰人类的科技发展,而人类的应对措施也反过来推动了科技和战略思维的进步。
正如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所警告的:「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适应它的速度。」
历史上,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总有一部分人选择抵制和破坏。
在上世纪 90 年代,破茧而出的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也遭到了一些传统行业的抗拒。很多公司和个人担心网络会导致信息泄露、隐私问题和业务不稳定等问题。
但现实给了我们一记清脆的耳光,很快人们爱上的第一台机器正是曾经抵制的电脑。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来看待当下的 AI(人工智能):
不必抱着你死我活的态度,它不是虚假的智能,只是不是人类的智能。
而机器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思考、学习,乃至与人类合作共事,这恰恰是我们最为擅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