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持续下跌,两融风险也成为市场的关注点。
进入2024年,A股一路震荡下行。其中,沪指在1月2日探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2976.27点;到1月18日,则跌出阶段性新低2760.98点,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点,之后反弹收复2800点。19日,A股持续下跌。其中,沪指年内累计下跌4.80%。
在股市持续下跌的过程,两融数据也备受市场关注。根据中证金融公司披露的数据,相较1月2日,1月18日的融资余额减少了253.4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减少240.12亿元;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21.16万名,相较1月2日减少1.86万名。
近期有券商调整融资融券负债偿还规则,也有消息传出“中信证券已暂停对部分客户的融券业务,并提高机构客户的要求门槛”。对此,1月19日第一财经记者向中信证券求证,相关人员表示,没有此事,并未收到融券交易暂停的通知。
1月19日,证监会也对融资融券的情况进行了表态。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在发布会上表示,融券新规发布后,政策落实效果符合预期。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降幅达23.4%;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
融资余额较开年首日减少240亿元
根据中证金融公司网站数据,截至1月18日,两融余额为1.63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54%。其中,融资余额为1.56万亿元,融券余额为690.49亿元。
相较上一个交易日(1月17日),18日两融余额减少48.3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下降67.43亿元,而融券余额增加19.07亿元;融资融券交易额则较17日增加167.31亿元,其中融资买入额增加145.83亿元,融券卖出额增加21.48亿元。
在股市震荡下跌过程中,近期两融余额也持续处于下降状态,18日的两融余额为2023年11月6日以来新低。
将时间范围缩至2024年年内来看,沪指在1月2日探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2976.27点;到1月18日,则跌出阶段性新低2760.98点,也是今年以来的最低点,一度失守2800点后有所反弹,最终收报2845.78点。
那么从股价高低点来看两融情况,相较1月2日,1月18日的融资余额减少了253.4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减少240.12亿元,融券余额减少13.38亿元。
在两融余额下降的背后,进场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也有所下降。根据中证金融公司网站数据,截至1月18日,参与两融业务的个人投资者有680.9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2608万家,其中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21.16万名,相较1月2日减少1.86万名,降幅为8.07%。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达160.76万名,相较1月2日增加1.35万名,增幅为0.85%。
从担保品的情况来看,1月18日,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市值为4.37万亿元,相较1月2日减少3068.49亿元;担保资金为2033.38亿元,相较1月2日增加160.03亿元;担保物总价值为4.57万亿元,相较1月2日减少2908.46亿元。
1月18日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41.7%,相较1月2日的252.70%减少11个百分点。
风险几何?
A股市场持续震荡下跌,两融业务是否存在风险?
1月9日,广发证券发布通知称,为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两融业务风险,公司决定禁止融资买入证券用于偿还融券负债,即信用账户中现券持仓少于融资合约数量时不允许现券还券。本次调整自2024年1月15日起生效。
近日,也有市场消息称“在接受监管机构窗口指导后,中信证券已暂停对部分客户的融券业务,并提高机构客户的要求门槛”。
对此,1月19日第一财经记者向中信证券求证,相关人员表示,没有此事,并未收到融券交易暂停的通知。
“目前来看,两融暂未存在较大风险。”一位券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称,自去年年末以来,两融规模下降较多,加上市场整体低迷,投资者偏好有所减弱。针对目前还参与两融交易的投资者,一旦担保比例不足,券商都会及时提示进行补充操作或者平仓。
1月19日,证监会也对融资融券的情况进行了表态。在发布会上,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表示,融资融券制度推出10余年来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在促进价格发现、平抑市场波动、抑制“炒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前期限售股出借融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为维护市场公平,打击各类不当套利行为,证监会加大了对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监管力度。
2023年10月,证监会对融券相关制度进行调整优化,沪深交易所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申兵表示,新规发布后,证监会通过加强穿透式管理、现场检查、监管处罚等方式督促证券公司严格落实新规要求。
“总体看,政策落实效果符合预期。截至目前,融券余额较新规实施之初降幅达23.4%;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更大,达到35.7%。此外,新规发布后存在高管战略投资者的新股上市,上市初期均未发生出借,说明新规的落实效果是良好的。”申兵称。